編者按:“數字鄉村”是個新詞。在湖南,以互聯網+為代表的數字化在鄉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。手機成為“新農具”,直播帶貨成為“新農活”。
紅網時刻推出融媒體系列報道《湘村“向云端”》,帶讀者走進被數字化覆蓋的湖南新農村,感受湖南“數字鄉村”助力鄉村振興的生機盎然。
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吳思靜 張俊 實習生 劉雅娟報道
7月28日,在全省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暨數字鄉村試點啟動儀式上,發布了首批入選我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名單,永州市雙牌縣瀧泊鎮霞燈村榜上有名。
霞燈村隸屬雙牌縣瀧泊鎮,總面積9.33平方公里,有山林4000余畝、耕地1700余畝,轄18個村民小組,總人口2420人。村域內有花千谷旅游景區(3A級)、永和塔旅游景點,有華瑞科技、昇宇科技、昊利科技等工業企業,有蔬菜、楊梅、八月瓜、土雞、野山羊等種植養殖業。霞燈村的數字鄉村建設于2022年4月啟動,截至2023年6月底,已發展用戶70戶,產生集體經濟收益4萬元,預計每年產生集體經濟分紅收益在6萬元以上,收益期長且穩定。同時,在鄉村治理、智慧農業、產品展銷上進行了有益嘗試。5G以及千兆光纖覆蓋率達到了95%以上。
數字賦能 助基層治理搭上科技快車
雙牌縣霞燈村緊靠瀟水河,村里多處臨水,夏季炎熱,總有人想要下河戲水,防溺水工作成了村里一大難題。霞燈村結合數字鄉村建設,引入防溺水電子設備,開啟“人臉識別+音頻警報+視頻監控”新模式,通過云視頻監控監管河道,實現視頻監控全村覆蓋,一旦有人經過河岸,智能防溺水裝置便會及時響起警報:“水深危險!注意安全!水深危險!注意安全!”提醒、勸導人員撤離,并自動向后臺指揮中心傳送畫面、反饋信息,實時遠程對話。
這僅是霞燈村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。自2021年5月省委網信辦工作隊駐霞燈村以來,該村聯合聯通公司共同推進鄉村振興與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建設工作,基于聯通5G未來鄉村平臺建設個性化的數村平臺,平臺主要功能有:黨建引領、美麗鄉村、三務公開、鄉村治理、組織管理、信息發布、大喇叭、大數據看板、民情上報、民生服務等二十多個功能板塊,將數字智能滲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。
安裝在河岸邊的智能防溺水報警裝置。
光纖覆蓋 讓信息聯通裝載加速裝備
霞燈村地形復雜,網絡覆蓋成本高,但是當地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,村里的留守兒童需要看護,老年人需要使用智能手機和兒女視頻聯絡,或是在閑暇時觀看電視節目,這些都離不開網絡。在中國聯通的幫助下,霞燈村建設L900站3個、共建共享4G基站4個、寬帶端口近200個,轄區內5G網絡和千全兆光纖全覆蓋,寬帶用戶滲透率達95%。
光纖覆蓋,讓霞燈村的村民和外界有了連接的紐帶,讓信息傳輸登上快車道,為霞燈村的數字鄉村建設提供網絡助力,拉近了世界與霞燈村的距離,使霞燈村的聲音也能走出大山、傳遍世界。
鄉村管理運營平臺。
互聯網+ 為鄉村政務搭建數字通道
霞燈村并不滿足于眼前的成就,而是以“互聯網+政務”的模式進一步創新。根據霞燈村試點的下一步計劃,一是構建事事上線的鄉村數字服務體系,依托“數字鄉村”治理平臺,構建起鎮、村、組、戶四級管理的數字鄉村架構體系,將社會治理網格從線下搬到線上;二是構建戶戶晾曬的鄉村數字管理體系,因地制宜構建模塊化的鄉村數字管理機制和體系;三是構建人人參與的鄉村數字自治體系,在數字鄉村云管理平臺中開發村務、財務、黨務、服務“四務公開”板塊,同時設置“村民大會”、村情討論群等欄目,讓村民在線上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;四是探索“互聯網+黨建”、智慧黨建等鄉村治理新模式,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;五是提升鄉村數字服務效能,筑牢鄉村網絡文化陣地,強化鄉村網絡文明建設,完善縣級融媒體中心功能,拓展黨建服務、政務服務、公共服務、增值服務等服務;六是構建環環相扣的鄉村數字監督體系,依托城市大腦平臺,打破部門數據壁壘,整合共享端口,匯集數據資源,實現對鎮主要部門、18個村(社區)的行權數據全獲取,形成“數據池”。
“互聯網+政務”模式的出現,一方面,使村民自己參與鄉村治理成為可能,每個人都是鄉村的主人,每個人都為鄉村的建設、發展出謀劃策;另一方面,為村民帶來更好的服務,使霞燈村的村民擁有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近年來,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體村民共同努力下,霞燈村積極參與雙牌縣瀧泊·國際漫城、河東新區開發建設,鄉村振興工作邁上“快車道”,已成為雙牌縣鄉村旅游重點村、數字鄉村建設試點村。相信未來,霞燈村的鄉村數字經濟將快速發展,農業生產智能化、經營網絡化水平將大幅提高,農村生態環境將持續優化,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將基本完善,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將基本建立,鄉村網絡文化將進一步繁榮發展;“霞燈村”也不再是個案,中國各個村落都將在數字科技的助力下“向云端”發展。
相關鏈接:
湘村“向云端”丨客貨郵融合、土地數字化流轉......汨羅花式助力鄉村振興